教学科研

致远讲坛系列十六:超导材料制备和晶体生长
更新时间:2013-11-01 00:00 浏览次数:0

这周的致远讲坛的主题是“超导材料制备和晶体生长”,由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姚忻主讲。被誉为“长江学者”的教授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十分卓越:在上海交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赴日本深入发展,在盐原教授领导的研究部工作数年,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


姚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研讨课”这一概念: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大学新生研讨课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用大脑和双手解决问题。而在清华大学,研讨课的重点则在于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实战能力。另外,教授提到,学生、研究者、科学家的评价标准在于理解能力、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切入正题后,教授向我们介绍,人工晶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原动力,是光学、电子、计算机、通讯、探测、勘探设备仪器制备生产的物质基础及核心原材料。晶体包括了膜、单晶、纳米、晶须、线材和块材,而晶体的生长控制包括了取向、微结构、组分、尺寸和缺陷。晶体的生长有助溶剂法、定向凝固、区熔法和提拉法。



在介绍了一些基本知识之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超导体发现后的一个世纪以来的十位在这一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包括昂内斯、约瑟夫逊、巴丁、库珀、施里弗等著名科学家。了解到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后,同学们对于这一有些陌生的领域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


在讲座中,教授还向我们展示了他在日本工作期间的研究和交流照片。其实,这一堂课也正如一堂新生研讨课,并不以强调专业知识为主,而是通过一系列介绍来提高了我们的兴趣。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1193号